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购进的材料又销售给别人是否既要进项税转出同时又要做视同销售?
- 2、乙公司从甲公司处购进原材料加工后又销售给甲公司,乙公司用差额开票合法...
- 3、购进原材料,自己加工销售,如何做会计分录?
- 4、公司购进一批材料,又卖出去了,这之间的会计分录怎么做
- 5、购入原材料直接卖出怎么做分录
- 6、购进原材料自己加工后再出售,如何做财务账
购进的材料又销售给别人是否既要进项税转出同时又要做视同销售?
1、进项税转出 同时又要做 视同销售 ?---不是,是正常销售。
2、外购货物赠送客户,要做视同销售。 视同销售和进项税转出效果,名义上是一样的但计算依据是不一样的:进项转出的依据是以购进时的成本为基准的。视同销售时要计算的销项税额是以正常销售时的价格(或公允价格)为基准的,因为正常情况下,销售价是高于购进价的。
3、不能将进项税转出,而是将无偿赠送他人货物的行为,视同销售行为,计算销项税。如果用于投、分、送(投资、分配、赠送),则为视同销售,计算销项税。如果用于非应税、集体***、个人消费,就是不的抵扣进项税。
4、视同销售:税法规定,某些行为虽未直接产生销售收入,但应视同销售货物,计算并缴纳增值税。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税收流失,确保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。进项税额转出:当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、集体***、个人消费等时,这些用途不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范围,因此之前已抵扣的进项税额需要转出,不得抵扣。
乙公司从甲公司处购进原材料加工后又销售给甲公司,乙公司用差额开票合法...
税法确实有关于开票人与收款人应一致的规定,具体条款可以查阅《发票管理办法》。从法律合规的角度看,如果甲公司需要向乙公司付款,而乙公司希望由丙公司开具***,那么最好是直接将款项支付给丙公司。这样操作不仅符合税法要求,还能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。在实际操作中,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甲上市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,持股80%的子公司乙公司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美元。2013年7月1日,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,甲公司以长期应收款形式借给乙公司500万美元,该款项短期内并无收回***。除此之外,甲、乙公司之间未发生任何交易。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报表折算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780万元。
那么出卖方是不承担验货不能的责任的。具体到你的案件中,乙方明显存在过错。一旦发现有问题的话,应当立即要求退货,而不是进行加工后再要求退货赔偿。所以,甲方是无需赔偿乙方损失的,除非乙方能够证明该问题是货物本身即存在的缺陷,是否进行验货并不影响该缺陷的存在。
乙公司又将其中100万元分包给了丙公司,支付工程款项后,取得了对应的普通***,乙公司是一般纳税人***用简易计税。
甲公司把原材料卖给乙公司时收到乙公司支付的13万元税款,乙公司把汽车卖给丙公司时收到丙公司支付的26万元税款,丙公司把汽车卖给消费者时收到消费者支付的39万元税款,称为增值税的销项税额(销售时收取的增值税的额度)。
购进原材料,自己加工销售,如何做会计分录?
1、当进行外发加工时,会计分录如下:借:生产成本-委外加工费 应交税费 贷:应付账款/现金/银行存款。 外发加工可以分为包工包料和包工不包料两种形式。 如果是包工不包料的形式,发出材料时需要做的会计分录如下:借:委托加工物资 贷:原材料。
2、会计分录:借:主营业务成本;贷:库存商品。说明:销售产成品的同时,需要将已售产成品的成本从库存商品科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,以反映销售活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。注意事项: 领用材料时,不应直接计入库存商品,因为原材料尚未加工成产成品。
3、在会计处理中,购买废料作为原材料时,应借记“原材料”科目,贷记“银行存款”或“库存现金”或“应收账款”科目。
4、一般情况下,企业会将原材料加工成商品随后再进行出售,但是有时也会将原材料出售给需要的工厂。
公司购进一批材料,又卖出去了,这之间的会计分录怎么做
购入的材料,不可以记入库存商品,应该借:原材料-灯珠,贷:应付账款/现金/银行存款;转入生产、组装成成品后,从原材料转入在产品、产成品;销售出去,借:应收账款/现金/银行存款,贷:主营业务收入;月末,需结转成本,借:主营业务成本,贷:产成品。
借:原材料 贷: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发离职员工工资,应计入“应付职工薪酬”科目,会计分录为:借:应付职工薪酬——“工资,奖金,津贴,补贴 贷: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——个人所得税 原材料账户简析:账户性质:资产类账户。
确定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。在实际操作中,企业购进货物时,通常会涉及原材料、库存商品或周转材料等账户。同时,还可能涉及应交税费中的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账户。此外,依据购货方式的不同,贷方可能涉及银行存款、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等账户。
公司经营过程中,将购进的一批库存商品选择用***的方式进行处理,该种情况下可看作打折销售商品。
首先,当企业购进原材料时,需要做如下会计分录:借记“材料采购”账户,贷记“银行存款”或“应付账款”账户。例如,如果企业以500.00元购入原材料一批,则分录如下:借:材料采购 500.00 贷: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500.00。
根据会计准则,购进商品时,应借记“库存商品”或“原材料”,贷记“应付账款”或“银行存款”,同时借记“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”,贷记“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转出)”。这样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***购成本和增值税情况。
购入原材料直接卖出怎么做分录
1、在购入原材料直接卖出的情况下,会计处理通常分为两步。首先,当原材料被售出时,需要记录销售收入。这一步骤的会计分录为:借:银行存款,贷:其他业务收入。其次,为了准确反映原材料的实际成本,需要从其他业务成本账户中记录相应的成本。相应的分录是:借:其他业务成本,贷:原材料。
2、购入原材料直接卖出,涉及会计分录如下:借:原材料 贷:应付账款等科目 同时,需确认销售时的会计分录:借:应收账款等科目 贷:其他业务收入 然后,计算并确认销售成本:借:其他业务成本 贷:原材料 注意,上述会计分录未考虑相关税费。在实际操作中,需按税法规定确认税费,并在会计分录中体现。
3、当进行外发加工时,会计分录如下:借:生产成本-委外加工费 应交税费 贷:应付账款/现金/银行存款。 外发加工可以分为包工包料和包工不包料两种形式。 如果是包工不包料的形式,发出材料时需要做的会计分录如下:借:委托加工物资 贷:原材料。
4、在公司内部,当原材料被直接售出时,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是记录为其他业务收入,并相应地计算和缴纳增值税。
5、A公司在购买原材料时,会计分录应为借记“库存商品”,贷记“银行存款”。这是因为A公司购买了原材料,库存商品增加,同时支付了相应的款项,银行存款减少。
购进原材料自己加工后再出售,如何做财务账
1、当进行外发加工时,会计分录如下:借:生产成本-委外加工费 应交税费 贷:应付账款/现金/银行存款。 外发加工可以分为包工包料和包工不包料两种形式。 如果是包工不包料的形式,发出材料时需要做的会计分录如下:借:委托加工物资 贷:原材料。
2、首先,将原始库存商品转换为再加工后的商品。这一步骤涉及商品的形态、功能或用途的改变。会计上,此过程通常不涉及借方和贷方的直接平衡。相反,它反映在库存分类的变化上。因此,分录如下:库存商品——原来的商品借方,库存商品——新的商品贷方。
3、一般情况下,企业会将原材料加工成商品随后再进行出售,但是有时也会将原材料出售给需要的工厂。
4、操作方法如下:购入。借:原材料贷:银行存款领用借:制造费用贷:原材料中间投入借:制造费用--工资--水电费贷。
5、玉米烘干厂,属于增值税的加工企业。按17%的税率征收增值税。如果是自己购进玉米,然后再烘干,再出售,那就属于增值税销售货物,按照13%税率。因为玉米属于粮食,有税率优惠。
6、销售时,借:应收账款/银行存款/现金等 贷: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-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借:主营业务成本 贷:库存商品 委托C公司将甲机器加成乙机器,然后出售。